亲爱的同学,当你踏入校园的一刻,你在想些什么?今后的校园生活怎样书写?自己的未来怎样设计?你将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。三年后,是碌碌无为,还是硕果累累,就看你怎样面对这三年的时光,怎样努力地把握与提高自己。所以希望你一进校门就能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,具有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,努力做到:第 一对父母负责...
时光荏苒,2024年高考已经进入***后倒计时,正在全力备考的高三考生们,难免会有迷茫与压力。同学们应如何调整心理状态,应对考前各种紧张情绪?家长又该如何做好陪伴,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?一起来看这份心理调节指南~~
考生
高考前,考生如何调整心态?
①过分在乎名次升降的敏感心理:过于频繁的竞争会使学生产生怯场、紧张的心理状态,考生要学会在适当竞争的基础上看到自身的点滴进步,构建独立稳定的心理状态
②过度疲劳引起的烦躁心理:疲劳学习会出现焦虑、心慌气短等负面效果,考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,比如文理科相互交叉学习。
③过分追求完美的苛刻心理:有的考生对自身、老师、同学都要求过高,也会影响备考效率,应适当调低心理期望值,同时协调好人际关系,为自己的不良情绪找一个宣泄途径。
④认为“我不行”的自卑心态:对于自卑的考生,要不断自我激励,正确认识考试。考试只是对一般能力的考查,只要用心复习、合理利用备考时间就会取得相应成绩。
⑤觉得“都会了”的自负心态:考生要客观评价自己,健全正确的心理机制。
高考前,考生如何调节压力?
①自我暗示减压法:在焦虑、紧张和烦躁时,不妨自我鼓励一下,对自己说:“该复习的我都认真复习了,还怕什么呢?”“和别的同学相比,我花的功夫一点也不少,既然如此,我又何必紧张呢?”
②焦点转移减压法: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。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时,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。
③肌肉放松减压法:找一个安静的环境,以轻松的姿态坐好,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依次紧张肌肉、放松肌肉,然后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感觉。这个方法要持之以恒,每天1-2次,每次10-20分钟。
④过渡性减压法:考前一周慢慢减少学习强度和时间,采取过渡调节方法来缓解压力。
家长
备考倒计时阶段,父母要做情绪稳定的陪考者:
1️⃣父母觉察到自己有情绪时,要注意自我调节,不要被瞬间产生的大量情绪感受所影响,避免某些行为演变成为与孩子的冲突。
2️⃣父母要避免总是想着“他心思不在学习上”“成绩下降就是因为他不努力”……可以试着改变对孩子的负面评价,看到他的优势与潜能。如果只是一次发挥不好的科目,那应该相信孩子之后可以在高考中考出真正水平。
3️⃣成绩的波动或是高考的临近可能导致孩子有一些情绪,父母要认识到这些都是正常反应,要多倾听、少说教、不横加指责,多给孩子鼓励和积极反馈;适时调节自己的情绪,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、支持孩子,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陪伴,满怀信心,轻松迎考。
高考将至,父母需要给孩子适合的陪伴与沟通:
临近高考,大部分孩子和父母会处于紧张和压力的氛围中。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有方法,取得好成绩,孩子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收获满意的回报。然而,面对未知的未来,期望越大,受挫时焦虑、紧张、恐惧的情绪也越多。虽然双方目标一致,却因处境、方法与思考角度不同,在沟通中往往会引起误会、抱怨与不满情绪,从而适得其反。
孩子全力以赴冲刺高考的这段时间,父母若想给孩子适合的陪伴,建议在学习中尝试后退,把选择权给予孩子;在生活中尝试并行,把尊重给予孩子;在交流中尝试前进,把希望给予孩子。
高考生可能比较反感以下几类:对于生活起居过分关心;以父母自身经验盲目指导;一件事情重复多次;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;总拿过去的成绩说事儿;嘴上说尽力就好,其实表露出期待很高……
考生可能***想听到的是父母多鼓励自己,多夸奖自己,******能从具体的事情中看到优点,并且不吝表扬;喜欢听到父母说一些开心的事、正能量的事,可以诉说家常,也可以畅想未来。
![]() |
版权所有:运城市彰康中学 联系电话:0359-6292222
地址:运城市圣惠南路112号 备案号: 晋ICP备17006227号-1
|
|